您可能還在細味甜品,下一刻卻輾轉反側、盯著天花板,奇怪為什麼睡意全消。
其實,元兇很可能就是糖分。
重點整理
- 糖分會影響睡眠嗎?答案是會的。不過,只要掌握進食時機、選擇合適的小食,再配合良好的睡眠習慣,偶爾享用甜點也不至於影響您的睡眠質素。
- 吃太多糖分,尤其是晚上,可能導致晚上輾轉難眠、愈睡愈累,甚至增加晚間對甜食的渴望,讓作息週期變得混亂。
- 睡眠與血糖其實是雙向影響。睡不好不但令人體難以控制血糖,更可能令您不自覺更想吃甜食。
所以,糖分到底會不會影響睡眠?答案是,會的。
晚上臨睡前吃太多糖分,真的可能令您更難入睡,睡得較淺,夜裡醒來的次數也會增加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會一起探討糖分如何影響您的大腦和身體、為什麼會干擾睡眠週期,以及有什麼方法可以幫您避免半夜突如其來的精神爆發,讓睡眠更安穩。
跳至某章節

糖分如何影響睡眠?
我們經常將糖分視為補充能量的法寶,但這股「能量提升」其實可能讓您晚上難以安睡。
2016 年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,糖分攝取與睡眠質素之間有明顯的關聯。研究人員指出:「睡眠質素差,與攝取更多添加糖有顯著關係。」在參與者當中,只有 17% 表示自己有良好睡眠。
而在現今飲食中,額外糖分隨處可見,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。
那麼,糖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睡眠?
睡眠質素下降
同樣在 2016 年,《臨床睡眠醫學期刊》刊登了一項研究,發現無論是糖分還是非纖維類碳水化合物,攝取量一增加,就會導致夜間覺醒次數上升。換句話說,糖分可能讓您的大腦過於活躍,難以真正進入安穩的睡眠狀態。
睡眠不單只是「上床睡覺」這麼簡單,更重要的是身體是否能進入完整的睡眠周期,包括深層睡眠,這個階段對身體修復最為關鍵。
過量糖分會打亂這個過程。它會令血糖急劇上升,令您的大腦在應該放鬆的時候保持警覺,也增加了夜間醒來的機會,讓您難以享受真正深層的休息。
也許您不會將夜裡輾轉難眠與數小時前的一份甜品聯繫起來,但身體其實記得得一清二楚。吃得越多糖分,就越難進入那個修復身心的深層睡眠階段。
最終的結果是:醒來時彷彿根本沒睡過一樣,精神依然不振。

食慾大增與半夜肚餓
睡眠不足不單只會令您感到疲倦,更會令食慾明顯增加。
正如 Manse Medical 所解釋:「缺乏睡眠會提升食慾,長遠更可能導致體重顯著上升。」當休息不足時,像飢餓素這種促進飢餓感的荷爾蒙會上升,而負責帶來飽足感的瘦體素則會下降。結果,就是您更容易渴望高糖、高熱量的食物。
但問題來了:如果您屢屢順從這些慾望,特別是在臨睡前,更會令睡眠變得更差。
糖分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,而隨著血糖回落,又會引發飢餓感或焦躁不安。有些人甚至會半夜醒來覺得肚餓,卻沒發現這正是糖分循環在作祟。
這樣便成了一個惡性循環:睡得不好容易想吃甜食,食得多甜食又令睡眠質素變差,身體永遠難以恢復應有的休息。
發炎反應增加與睡眠不安
攝取過多糖分不僅僅是帶來短暫的能量高峰,更會在體內引發炎症,而這正是容易被忽略、卻會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。
高糖飲食已被證實與膽固醇升高、腸道失衡及體內發炎反應增加有關。這些發炎狀態會促使身體釋放一種叫做「細胞激素」的化學物質,這些激素是身體在承受壓力時的重要訊號分子。
而這些發炎激素會直接影響您的睡眠,不但讓您難以進入深層睡眠,還可能縮短整體的睡眠時間,令休息質素大打折扣。
簡單來說,身體對發炎的反應,和對睡眠不足的反應其實很相似。
發炎不但會令您的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水平上升,使您比"應該"更清醒,還會帶來各種不適,令您輾轉難眠。這種情況就像一場「完美風暴」,讓您整晚都難以安穩入睡。

睡前多久應該停止攝取糖分?
建議至少在睡前三至兩小時內避免進食添加糖。這樣可以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穩定血糖、完成消化,並逐漸進入放鬆及準備入睡的狀態。
您或許會問:「睡前吃糖真的會影響睡眠嗎?」答案確實如此。晚上或臨睡前吃甜食,會令身體能量保持高水平,本應放鬆的身體反而變得精神。這種血糖短暫上升,還會延遲褪黑激素(melatonin,助您入睡的荷爾蒙)的分泌,增加入睡困難及夜間易醒的機會。
2011 年一項發表於《臨床睡眠醫學雜誌》的研究指出,「臨近睡眠時段(如晚餐或宵夜)進食,尤其是高熱量及高脂肪的食物,會對睡眠質素產生負面影響」。
即使是原本睡眠質素良好的人,一旦過於接近睡前進食,也會出現休息中斷的情況。這已足以讓人重新考慮是否要將甜品當作每晚的習慣。
如果您真的需要在睡前吃點東西,建議選擇輕盈、不會加重身體負擔的小點心為主。最重要的是避免因為進食而引發血糖大幅波動,避免影響睡眠。
睡眠也會影響血糖嗎?
答案是,會的。睡眠不單是讓身體休息,還是身體調節葡萄糖代謝和食慾控制等關鍵系統的重要時段。
如果您長期睡眠不足,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下降,這表示即使您飲食習慣沒改變,血糖也會更難維持穩定。
正如 2005 年發表於《應用生理學期刊》的研究指出:「睡眠時間過短可能是一個新的胰島素阻抗及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因素。」
睡不好,其實會直接影響控制食慾的荷爾蒙——leptin(瘦體素)和 ghrelin(飢餓素)。當您休息不足時,負責讓人有「飽足感」的瘦體素水平會下降,而飢餓素——促進飢餓的荷爾蒙——則會上升。結果就是:本來打算克制甜食,但到了上午看到糕點,卻突然變得難以抗拒。
如果您最近已經努力減少糖分攝取,卻還是覺得「不對勁」或容易嘴饞,很可能問題出在睡眠而非飲食本身。當身體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狀態,內分泌系統受影響,令飢餓感增加,進一步影響均衡飲食和血糖管理。

輕鬆減糖小貼士
雖然「一夜間完全戒糖」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理想,但現實中往往難以實行。
其實,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徹底戒斷糖分,而是要讓糖分從日常習慣變成偶爾的小享受,特別是在臨近睡覺的時間,更要避免頻繁攝取。
如何減糖又避免「反彈不適」?
1. 晚上減少糖分攝取
建議從一天的下半段開始,著重逐步減少糖分的攝取。可將飯後甜點換成水果或乳酪,將含糖飲品改為花草茶或夜間養生飲料。即使只是簡單的小改變,都有機會明顯提升您的睡眠質素。
2. 留意隱藏的糖分標示
糖分往往藏在許多不甜的食品中,例如醬料、麵包以及標榜「健康」的零食棒。建議仔細查看成分表,特別是在一天的後半段,盡量避免攝取添加糖的產品。

3. 滿足口腹之慾的健康選擇
臨睡前突然想吃甜食嗎?其實,只要選對小吃,不僅可避免血糖飆升,還能一併帶來飽足感,有助入睡。建議的關鍵是:蛋白質、膳食纖維與健康脂肪的黃金組合。
✅ 香蕉配花生醬
香蕉帶來天然甜味與鉀、鎂等礦物質,搭配少量花生醬(健康脂肪與蛋白質)能穩定血糖、延長飽足感。
✅ 希臘乳酪搭配肉桂
無糖希臘乳酪蛋白質含量高,飽足又低糖。肉桂可以提升風味,也有助於穩定血糖。
✅ 杏仁或核桃一小把
堅果富含健康脂肪、膳食纖維與鎂,能提升滿足感並有助於放鬆神經。
✅ 全麥吐司配牛油果或鷹嘴豆泥
全麥吐司纖維多、升糖指數低,配上富含好油脂的牛油果、或蛋白質豐富的鷹嘴豆泥,既營養又能穩定能量。
✅ 低脂或原味鮮奶酪配奇異果或莓果片
鮮奶酪蛋白質豐富,能延長飽足感。奇異果、莓果維生素C與纖維充足,熱量低又提味。
✅
溫牛奶或無咖啡因印度香料茶
溫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眠效果。無咖啡因的香料茶如香草茶、肉桂茶或香蜂草茶可放鬆身心。
這些食物不會像巧克力或餅乾那樣過度負擔您的系統,而且它們也不太可能影響你的睡眠。
4. 逐步減糖,循序漸進
您無需一時之間完全放棄糖分。從晚上開始,先調整晚餐、宵夜或甜點等攝取,讓身體與味蕾有適應的空間,再慢慢將減糖的習慣延伸到一天中較早的時段。
睡前應避免的食物類型
❌ 巧克力與高糖甜點
❌ 含咖啡因飲品如咖啡、可樂和能量飲料
❌ 高脂肪食物,例如油炸小吃、全脂乳製品和肥肉
❌ 可能引發胃食道逆流的辛辣食物
❌ 酸性食物,如番茄和柑橘類
❌ 酒精,因為它可能會干擾您的睡眠週期,即使它讓您感到困倦
上述的這些都可能在您的身體應該放慢的時候干擾消化、能量水平或荷爾蒙釋放。
5. 別忘了健康生活的基本功
缺乏睡眠會讓您更渴望糖分,而攝取更多糖分則會使睡眠變得更糟。因此,保持規律的飲食、充足的水分、日光曝曬和放鬆的日常作息都能幫助改善情況。這些都是有益的。

如何既享受甜食又維持良好睡眠?
答案是:可以的,關鍵在於平衡。避免臨睡前攝取糖分、注意自己的渴望,以及留意身體的反應,都能大有幫助。
還在想糖分會不會影響睡眠嗎?答案是會的,但睡眠環境同樣重要。Ecosa 人體工學枕頭與支撐性床褥,專為幫助您更快入睡、提升睡眠品質而設計。即使偶爾享用甜點,有了舒適的床鋪,您依然能獲得良好的休息。
參考資料 (6)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8848117/
- https://jcsm.aasm.org/doi/10.5664/jcsm.5384
- https://www.mansemedical.com.au/sleepy-and-starving-the-science-of-cravings/
-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2692603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2171206/
-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6227462/